從我有印象開始看小說、電影劇集、動畫......等作品以來,我就特別喜歡以「悲劇」為主的題材。
甚至有一段時間劇荒,想 Google 搜尋別人推薦的作品,下的關鍵字總是離不開「BE」、「虐心」這幾個字。
你問我生活都已經夠苦了,為什麼還要這樣虐待自己?
老實說,我真的不曉得。
小時候我是一個淚點特別高的人。
就連看經典的催淚神作〈未聞花名〉,都僅是眼眶泛淚,哭不出來。
也許是因為習慣忍耐、隱藏和壓抑自己的情緒,當時我急於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,期盼某天找到一部能讓我放聲大哭的作品,所以總是只看胃痛番。
這個理由聽起來很牽強對吧?
又或者,是因為以前發生過的事,有一段時間我過得很不快樂。
回過頭來想想,找悲劇題材也許只是一個藉口,真正需要的是讓情緒得到抒發的機會。
隨著年齡漸長,我不再是那個愛看催淚作品卻哭不出來的小孩了。
當時年紀太小,什麼事情都不懂,自然無法理解劇中角色們的情感變化
在排版的時候,我自己最常用的方法就是 flex,幾乎百分之八十的版面都可以靠這個屬性打天下。
然而當想呈現比較複雜的版面設計,例如 Dashboard 或 Bento Grid 時,grid 屬性用起來方便、靈活度極高,就能夠更輕鬆幫助我們打造需要的版型。
底下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哩~🙌
設置格線容器
有一個名為 parent 的容器,裡面包著數個子層 div,結構如下:
<div class="parent">
<div>One</div>
<div>Two</div>
<div>Three</div>
<div>Four</div>
<div>Five</div>
</div>
想開始使用 CSS 的格線系統,跟 fle
作用域(Scope)
作用域簡單來說可以想成是「變數的存活範圍、有效範圍」,超出其自身作用域的函數,就無法被存取或訪問。
JavaScript 的作用域分為三種,我們將分別一一來講述:
全域作用域(Global Scope)
函式作用域(Function Scope)
區塊作用域(Block Scope)
一、全域作用域
是 JavaScript 中最外層的作用域,能夠在程式碼中的任何地方使用。
let a = 10; // 在全域作用域底下的變數 a 即是所謂的「全域變數」
function useFunc() {
a = a + 1; // 在函式內也能夠存取變數 a
}
useFunc();
console.log(a); // 11
二、函式作用域
在函式內宣告的變數,皆屬於「函式作用域」的範圍,若在函式以外的地方想存取該變數的話,則為拋出錯誤。
function u
原本早上看天氣預報,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出門,怕路上遇到大雨會很麻煩,但想了想禮拜六已經待在家一整天了,決定還是出門走走(畢竟我是個連續兩天待在家裡就會發霉的人)。
小插曲是我還被 google 地圖 gank,前一天晚上查只要走 10 分鐘,所以我預計咖啡廳一開門就可以抵達,沒想到出門前再查就變成要走 16 分鐘,公車又剛好在我面前跑掉,當時真的覺得糟糕透頂。
幸好咖啡廳彌的氛圍補了這些不美好,大家都專心在做自己的事情(真的很喜歡這種一起做事的感覺),日式炒麵好吃、紅茶好喝、冷氣溫度也恰到好處……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明明要用電腦卻挑了吧台的位置,桌子深度不夠,所以一天下來手腕有點痛😮💨
回家的時候特意走一條平常不會走的路,經過一間看起來很好吃的蛋塔店,原本打算下次再來買,但轉念一想都難得走到這裡了,乾脆今天就買來吃吃看吧,如果等到下次就不知道會是什麼時候了。
旁邊還剛好有一間需要排隊的
你喜歡看選秀節目嗎? 如果是的話,不妨讓我帶你來瞭解一個由韓國繪師 VIVINOS 老師以及他的團隊打造的音樂企劃--Alien Stage(異星舞台)。
前言(作者碎碎唸)
時間回溯到 2024 年 4 月初,身為重度推特使用者的我當時並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,Tweet Lists 上經常出現跟「外星人舞台」有關的字眼,搭配一張看起來很有 CP 感的截圖。
如果單看直譯的名稱「外星人舞台」這幾個字,感覺就會出現很多黃黃綠綠又噁心的圖片,因為這麼膚淺的理由,雖然知道這個企劃的存在,但我並沒有深入探究下去。
直到某天同樣是在推特河道上飄來了一個太太的貼文,瞬間引起了我的興趣:
<blockquote class="twitter-tweet"><p lang="zh" dir="ltr">十大美德<br>勇敢:我自己去看外星人舞台<br>樂觀: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