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llie Qiu

Millie's Attic

2024/08/21 悲劇的美

發佈於 # 閒聊

從我有印象開始看小說、電影劇集、動畫…等作品以來,我就特別喜歡以「悲劇」為主的題材。
甚至有一段時間劇荒,想 Google 搜尋別人推薦的作品,下的關鍵字總是離不開「BE」、「虐心」這幾個字。
你問我生活都已經夠苦了,為什麼還要這樣虐待自己?
老實說,我真的不曉得。

小時候我是一個淚點特別高的人。
就連看經典的催淚神作〈未聞花名〉,都僅是眼眶泛淚,哭不出來。
也許是因為習慣忍耐、隱藏和壓抑自己的情緒,當時我急於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,期盼某天找到一部能讓我放聲大哭的作品,所以總是只看胃痛番。
這個理由聽起來很牽強對吧?
又或者,是因為以前發生過的事,有一段時間我過得很不快樂。
回過頭來想想,找悲劇題材也許只是一個藉口,真正需要的是讓情緒得到抒發的機會。

隨著年齡漸長,我不再是那個愛看催淚作品卻哭不出來的小孩了。
當時年紀太小,什麼事情都不懂,自然無法理解劇中角色們的情感變化、或對劇情產生共鳴。
但現在不一樣了,我變得超級愛哭。
不誇張,真的是超級愛哭的那種,根本就是被當年硬要挑虐心作品來看的自己反噬了。
大至看電視電影,小至連看一支短短四分鐘的音樂 MV,都能哭得唏哩嘩啦的。如果想知道是哪支 MV 這麼感人,歡迎去看看告五人的【紅 Love】
然而每當看到一部作品底下的評論有「好虐啊,哭爆」、「好感人,一定要準備好衛生紙」、「哭到隔天眼睛都腫了」,還是會瞬間提升我的期待,馬上揪朋友陪看。
由此可見,我其實沒有什麼改變吧?喜歡悲劇、喜歡感人,依舊想讓自己流眼淚。

唯一不同的是如果你問我,生活都已經夠苦了,為什麼還要這樣虐待自己?
我會說,就是因為生活太苦了,所以才想躲進悲劇的世界裡尋求庇護。
等回到現實世界以後,才有辦法說服自己,其實一切沒這麼糟。